今年以来,辽宁省朝阳市用实招稳就业、拓岗位、促增收,围绕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”,扎实推进就业工作,统筹政策落地与人力资源开发,通过系统谋划和精准施策,助力企业用工和重点群体就业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完成省定指标70%以上。
政策护航 就业稳在一线
在长川制靴朝阳分公司,生产车间一片繁忙。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点企业,公司在当地就业部门支持下,稳岗扩岗成效明显。
“过去一到用工旺季,总担心招不来人、留不住人。现在有人社部门专员上门服务,企业稳岗扩岗的底气更足了。”公司负责人表示。今年以来,朝阳市就业部门将该企业纳入就业服务专员机制,开展“三送”“三帮”入企服务,及时兑现社保费减征和稳岗补贴等政策红利约15万元,帮助企业减轻负担、增强信心。通过“一对一”服务,公司今年新增就业岗位42个,稳定就业岗位1000余个。
朝阳市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,坚持以政策托底、以产业赋能,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。成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专班,出台《“春暖辽沈·兴企护航”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行动方案(4.0版)》等文件,建立“周调度、月通报、季评估”机制,确保政策落实落细。
资金是稳岗的硬支撑。朝阳市年度筹集就业补助资金2.2亿元,发放各类补助1.2亿元,减征失业保险费 4200万元,并对省级“舒心就业”站点给予补贴,为市场主体纾困稳岗、吸纳就业提供保障。建立就业监测体系,动态掌握行业与群体就业变动情况,防范风险,保障资金安全运行。
产业是就业的承载体,产业兴,则就业稳。朝阳市实施重点方向、重点群体岗位挖潜扩容计划,今年储备事业单位岗位1396个,征集市场用工需求1.1万个、重点产业人才需求1999个,募集青年见习岗位1911个,通过创业带头人带动就业2679人。围绕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用工,实行企业用工专员制度,为505户规模以上企业安排人社专员“一对一”服务,精准匹配岗位,解决岗位缺口2.5万个,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。
就业服务升级 数字赋能更高效
今年以来,朝阳市持续强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,创新推出贴近群众的服务模式,让就业服务“触手可及”且高效便捷。
社区中,“蜂鸟服务”将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送到家门口,“芝麻招聘”小型招聘会灵活对接岗位与求职者,“点单培训”让失业人员自主选择技能课程并享受跟踪服务。目前,全市已建成77个“舒心就业”站点,其中35个为省级站点,服务网络进一步织密。
通过社区举办的“芝麻招聘会”,高校毕业生李鑫然与一家双语幼儿园建立联系,最终签订劳动用工合同,顺利实现就业。医学院毕业生刘附丽也在社区的帮助下,通过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,获得了岗位见习机会,顺利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。
数字化平台提升服务智能化。市人力资源市场依托“智慧就业”平台和77个站点推广“就业顾问”模式,运用AI实现岗位发布、求职登记、智能匹配和线上签约,累计提供岗位3.8万个,惠及基层群众2万余人次。今年以来,通过“10+N”专项行动举办72场专场招聘、267场直播带岗,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.5万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。
青年就业与人才引进持续推进。“朝阳英才计划”举办校园招聘82场,与12所高校签订人才工作站协议,吸引清华、北大学生实习实践,吸纳高校毕业生回朝就业创业5015人。
就业兜底服务精准到位。依托52个充分就业社区,实施“一户一档、一人一策”,摸排帮扶3105人次;升级77个“舒心就业”站点,提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1.6万余次,帮助1986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;推行“网上办、一窗办、就近办”,设置“四不”窗口和“办事不找关系”指南,方便群众办事。
聚焦重点群体,精准施策。近3年通过春风行动输送农村劳动力20.7万人次;连续4年开展春节返乡复工服务,保障1408名农民工顺利返岗;自2021年以来,连续5年开展“送岗位、送政策、送服务”活动,通过“海报进村屯”“赶大集送岗位”“送岗大篷车下乡”等形式,将岗位信息送到农民“家门口”。
创业引擎加速 就业迸发新动力
创业不仅是个人实现梦想的舞台,更是推动就业、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。朝阳市人社部门通过政策扶持、孵化服务和典型引领,多措并举激发创业活力,助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。
王颖,这位“村姑进城”的创业品牌创建者,用行动诠释了返乡创业的力量。2020年,她在“乡创客”平台举办的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典型人物遴选活动中脱颖而出,荣获“乡创客·返乡入乡创业创新英雄榜”最具人气奖。同样充满传奇色彩的还有“朝阳花楸”品牌的创始人孙吉旺。2023年7月,他的企业从朝阳市创业孵化基地出孵。在基地提供的全方位创业服务支持下,其创办的朝阳富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迅速,花楸种植基地扩展到5000余亩,带动200多户农户亩产增收4000余元,带动当地100多人就业。
近3年,朝阳市为农村劳动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.7亿元,培育返乡创业带头人268人,孵化创业项目574个,共带动就业4059人,涌现出“村姑进城”“朝阳花楸”“土妮小米锅巴”等一批特色创业品牌,创业带动效应日益显现。
创业扶持机制持续优化。朝阳市推行创业“跟踪陪跑”模式,依托2家国家级、3家省级孵化基地,举办“贷你创业N次方”“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走基层”等创业活动256场,为创业者提供源头支持服务5873人次。
创业孵化载体作用凸显。自2021年以来,2个国家级、3个省级孵化基地共孵化项目1218个,其中出孵成型项目166个,形成一定规模企业40余家,涌现出一批优秀创业带头人,进一步推动了就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。